?????????????????????????? 2009-2010學年第二學期期初教學檢查情況通報
為保證本學期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行,及時了解和掌握期初教學工作的情況,發現并解決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教務處發文通知,期初教學檢查的各項工作順利結束。總體上,教學準備工作充分,教學秩序正常,運行情況良好。現將本次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教學檢查工作落實到位
學校高度重視開學初的教學檢查工作,分管校領導、教務處、學生處、人事處、評估辦等部門領導繼續深入到教學第一線檢查指導教學工作,對學生課堂出勤率和教師授課情況進行了重點檢查。各學院對教學檢查工作做了積極動員,組成了期初教學檢查領導小組,制定了檢查方案,對自查工作做了具體安排。
二、教學準備工作檢查情況
各學院期初教學檢查領導小組負責組織、落實檢查各項工作,對教師的教學大綱、授課計劃、教案、課件、參考資料等基本教學材料進行了檢查,并通過巡查、聽課等方式深入教學第一線掌握開學教學準備情況及教學運行情況。各系部(教研室)結合實際,根據專業特色、課程特點等,制定了課程建設計劃、教研活動計劃等。任課教師的教學大綱、教案、授課計劃等資料齊全,能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備課。實踐教學環節按計劃運行正常,教學資料齊全,并注意與理論課做好銜接。對任課教師因病因事等情況,有關學院均及時對任課教師進行了調整。
三、學生報到及課堂教學情況良好
(一)學生報到情況良好
截至3月1日上午,學生報到率為97.74%。各學院對未準時到校報到的學生均調查了原因,對返校學生均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在教務系統中注冊。
(二)課堂教學情況良好
任課教師遵守教學紀律,能按時上下課,教學態度認真,調停課均提前辦理了相關手續,沒有發現私自調課、代課等現象。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按時到教室上課,課堂紀律良好,多數學生上課能認真聽講和記筆記,但仍存在個別學生上課遲到、早退和曠課現象。
四、教學運行保障有效
(一)教學管理狀況良好。課表發放及時,教材發放及時、到位。隨著學分制改革的深入,教材征訂工作難度加大,但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教材征訂工作進展順利,本學期教材未出現錯訂現象。希望各學院繼續重視并加強教材訂購的審批和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大選購教材合理性的審查力度。
(二)教學設備運行良好。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在開學前對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檢查和維修,更新了計算機系統。開學以來,完成了多次技術支持服務,包括軟件的安裝、設備使用支持及其他維修工作,為多媒體設備的運行提供了較好的技術支持和維修服務,保證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運行基本正常。
五、上學期校級“教考分離”考試情況
上學期共有校級“教考分離”課程14門,分布在7個學院、參加考核學生涉及到14個學院,建制班次632個,教學班411個,參加考核人次數為27285人次(其中重修和補修學生221人次),實際應參加考核人次數為27064人次,參考人數最多的課程是《大學英語I》為4668人,其次是《大學英語III》為4044人,參考人次最多的學院是商務策劃學院為3922人次,其次是經濟貿易學院為3466人次。與08-09(2)學期相比,參加考核的建制班次增加了161個,教學班增加了119個,參加考核人次數增加了7317人次。
14門課程中,卷面不及格率大于30%的班級占參考所有班級比例的課程情況:按教學班統計共計97個,占教學班的比例為23.6%,其中,《概率與數理統計A》39.1%,《大學英語III》38.6%,《大學英語I》36.5%,《微積分I》15.4%,《程序設計基礎(VFP)》12.9%,《政治經濟學I》9.1%,《大學物理I》8.3%,《會計學》5.6%;按建制班統計共計109個班次,占建制班的比例為17.2%,其中《大學英語III》41.2%,《大學英語I》36.2%,《概率與數理統計A》22.6%,《政治經濟學I》20.0%,《微積分I》14.0%,《程序設計基礎(VFP)》6.0%,《經濟法》4.2%,《大學物理II》4.0%,《會計學》2.9%。(附件1、2)(注:詳細分析報告另見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校級“教考分離”課程考試分析報告)。
六、上學期學生評教情況
全校應參評學生為193320人次,實際參評學生為185172人次,參評率為95.79%,應參加評教學生人數23011人,實際完全參加評教學生人數21441人,參評率為93.18%。被評教師2164人次,被評課程2164門次,90分以上1537人次,占71.03%,80-90分623人次,占28.79%,70-80分4人次,占0.18%,全校平均評教成績90.7分(附件3、4)。統計過程中,每位教師每門課程的成績數據均自動去掉最高和最低10%的評分數據。同時有50門課程任課教師,根據學校有關規定,取消了237人次的評教資格。
七、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一)仍然存在個別教師提交學生成績不及時、手續不完備。漏登和錯登學生成績的現象,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運行,給學生及學生家長帶來不良印象,希望引以為鑒。
(二)教研活動開展與教學改革、專業與課程建設等方面緊密結合度有待加強,系部(教研室)應充分發揮在教學研究、教學監控、課程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個別學院對檢查重視不夠,提交材料不充分,反映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夠。各學院要高度重視教學檢查工作,扎實開展各項教學工作質量檢查,進一步加大對教學過程和教學質量的監控力度。
(四)部分教師教學方法改革深度不夠,不夠注重教與學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足,課件制作水平有待提升;少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五)參加同一門課程考試的不同班之間平均成績差距較大,不同班平均成績的最大差距可達15~24分。同一門課程各個班級考試成績差異較大,反映出不同班級學生學風的差異,教與學的雙方都應當分析原因,學生所在學院、學生班級輔導員(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相互之間應多溝通情況。
?
?
?
???????????????????????????教?務?處
??????????????????????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
請點擊圖標下載瀏覽:

附件請點擊圖標下載瀏覽:

附件請點擊圖標下載瀏覽:

附件請點擊圖標下載瀏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