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
重工商大 機院[2016] 第9號
教學工作考核、教學津貼發放與教研獎勵辦法
以重工商大[2008]251號文件、重工商大[2002]204號文件“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校內崗位津貼方案”、重工商大[2014]127號文件“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績效工資實施辦法”為基礎,結合學院的具體情況制定本分配方案。
學校下撥的超課時費與課時費增量經費,主要用于激勵教師的教學工作積極性,要有獎有罰。其分配方案要能體現出教師教學工作在質和量兩個方面的貢獻。
科研工作量考核另行方案。
一、專任教師教學科研績效工資的構成
專任教師教學科研績效工資=基礎績效工資(即績效Ⅰ)+超課時費*質量系數+教學專項獎
1.基礎績效工資(績效Ⅰ)
專任教師完成其學校或學院規定的額定教學工作量,可獲得對應的基礎績效工資中的教學部分績效,完成規定的科研工作量,可獲得對應的基礎績效工資中的科研部分績效。
2.超課時費
專任教師完成規定的額定工作量以上的教學部分,計為超課時工作量,超課時費按對應職稱核定發放。
3.質量系數
通過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確定每位教師的教學質量系數。每學期以學校公布的每位教師各門課程綜合評教的平均分,確定該教師本學期的教學“質量系數”,“綜合評教分”與“質量系數”的對應關系按表1執行。
表1 “綜合評教分”與“質量系數”的對應關系表
綜合評教分G |
<75 |
75~80 |
80~85 |
85~90 |
90~95 |
>95 |
質量系數K |
0.9 |
0.95 |
1 |
1.03 |
1.05 |
1.1 |
4.教學專項獎
學院針對教材編寫、教改項目、教研論文和教學成果、教學名師、教學標兵、教學新星、教師技能比賽等設置教學專項獎,每一教學年度評定1次。教學名師、教學標兵、教學新星由學校評定。
二、專職教師教學基本工作量的設定及超課時費發放標準
1.專職教師的學年基本教學工作量要求:
(1)專任教師的基本教學工作量要求按“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2002]204號文件”執行。我院教師所承擔的課程均為“一般課程”,各職稱的基本教學工作量見表2。
表2 專任教師基本教學工作量表
|
教授 |
副教授 |
講師 |
助教 |
課時/年 |
240 |
250 |
260 |
260 |
(2)對于經學校或學院批準外出進行學歷及非學歷進修的教師,基本教學工作量只需完成對應全額工作量的80%。特殊情況,經學院院務會討論決定。
(3)當實際教學工作量達到基本教學工作量要求70%及以上時,允許用超科研工作量折抵教學工作量不足部份,折抵標準為1:2(1個科研分抵2課時)。
(4)當實際教學工作量達到基本教學工作量要求70%及以上時,若沒有用超科研工作量折抵教學工作量的不足部分,則該教師的基礎績效工資(教學部分)按如下公式計算:
(實際完成教學工作量/應完成的基本教學工作量)×(基礎績效工資-基礎績效工資固定部分)×80%(教學工作量部分)。
當專任教師實際教學工作量未達到基本教學工作量要求的70%時,根據學校的有關規定,不發該教師的當學年基礎績效工資(教學部分),只計算其課時費,計算原則為:實際完成的教學工作量*課時津貼標準。
(5)新引進人才工作量和基礎績效工資計算辦法
1)自2010年9月起,對新引進的人才,在學期中途來校的專任教師,其基礎績效工資按學校實際劃撥的基礎績效工資的2/3發放。
2)對學院新引進的人才仍然按學院以前制定的“院內專任教師上崗培訓制度”文件執行,但因新引進人員上崗培訓時參加當年的支教工作,而無法完全履行“院內專任教師上崗培訓制度”文件時,其教學工作量的計算辦法按如下原則執行:
教學工作量仍按助課課程的教學執行計劃學時的1/3計發,支教回來試講達到合格再獎勵助課課程計劃學時的1/2工作量,如試講不合格則只另加助課課程學時的1/4工作量。
三、基本科研工作量考核(另文制定)
科研采取3年算總帳的辦法,前兩年基礎績效工資(科研部分)按照學校規定的實際金額發放,第三年末核算3年總科研工作量,對未完成科研工作量的老師按有關規定按一定比例扣回其基礎績效工資(科研部分)
四、基本工作量內基礎績效工資(績效Ⅰ)的發放標準
對于達到了基本工作量要求的專任教師,其基礎績效工資按照學校人事處核定預撥的基礎績效工資(績效Ⅰ)標準全額發放。對于實際教學工作量未達到其基本標準要求的,按課時比例扣發未完成工作量部分的基礎績效工資(績效Ⅰ)。
五、超課時津貼發放標準
坐班制人員上課以及專任教師超課時部分按照同一標準發放津貼。其發放標準以表3的每課時標準S為基數,再乘以質量系數K。即:實際每課時津貼=K×S
表3 超課時津貼發放標準S(元/課時)
職稱 |
教授 |
副教授 |
講師 |
助教 |
元/課時 |
45 |
39 |
33 |
27 |
六、外聘與返聘教師津貼發放
外聘與返聘教師不設置基本教學工作量,根據實際工作量多少,按照表4標準支付課時費。
表4 外聘與返聘教師津貼發放標準
職稱 |
教授 |
副教授 |
講師 |
計算方法 |
45×(1+5%)×1.2 |
39×(1+5%)×1.2 |
33×(1+5%)×1.2 |
元/課時 |
56 |
49 |
42 |
七、課時核定標準
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工作量計算,參考學校有關文件執行。不再區分高職學生與普通本(專)科學生,實行統一工作量核定標準。
八、教學專項獎
教學專項獎包括教材編寫、教改項目、教研論文、教學成果獎、教學名師、教學標兵、教學新星等,每學年度審核或評選一次。“教材編寫”、“教改項目”、“教學成果”以及“教研論文”由學院審核認定,“教學名師、教學標兵、教學新星”按照學校的評定結果。其獎勵標準按表5執行。
表5 教學專項獎勵標準
科 目 |
獎勵標準 |
備注 |
教材編寫 |
主編 |
第1著者 |
3000(元/本) |
|
第2著者 |
2000(元/本) |
第3著者及以下 |
1000(元/本) |
參 編 |
500(元/本) |
教研論文 |
刊物級別 |
教師是第一作者,且第一署名單位必須為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對于增刊論文,僅獎勵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增刊)上發表教改文章,每篇獎勵200元。 |
重要 |
CSCD |
核心 |
一般 |
3000 (元/篇) |
1500 (元/篇) |
1000 (元/篇) |
500 (元/篇) |
教改項目獎勵 |
國家級 |
重點項目 (元/項) |
一般項目 (元/項) |
指導性項目 (元/項) |
具體執行時,只獎勵課題主持人。在立項和結題當年各發一半。 |
20000 |
10000 |
5000 |
省部級 |
重點項目(元/項) |
一般項目 (元/項) |
指導性項目 (元/項) |
2000 |
1000 |
500 |
校級 |
重點項目 (元/項) |
一般項目 (元/項) |
指導性項目 (元/項) |
800 |
500 |
300 |
教學成果獎 |
國家級 |
一等獎 |
二等獎 |
三等獎 |
教師是項目第一負責人,且第一署名單位必須為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同一項目獲獎按最高級別獎勵,不復獎。 |
30000 (元/項) |
20000 (元/項) |
10000 (元/項) |
省部級 |
一等獎 |
二等獎 |
三等獎 |
10000 (元/項) |
5000 (元/項) |
3000 (元/項) |
校級 |
一等獎 |
二等獎 |
三等獎 |
3000 (元/項) |
2000 (元/項) |
1000 (元/項) |
其他教學類成果獎 |
省部級 |
一等獎 |
二等獎 |
三等獎 |
優秀獎 |
1500 (元/項) |
1000 (元/項) |
800 (元/項) |
500 (元/項) |
校級 |
500 (元/項) |
400 (元/項) |
300 (元/項) |
200 (元/項) |
教學名師、教學標兵、教學新星 |
教學名師3000元/次 教學標兵2000/次 教學新星1000/次 |
教師技能比賽 |
國家級1500 省部級800 校級500 |
|
|
|
|
|
|
|
|
|
|
|
|
|
九、經費管理
按照《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2008-2009學年課時費及專任教師崗位津貼劃撥實施細則》(重工商大[2008]251號)規定,學院成立“經費改革領導小組”,由院長、教學副院長、黨總支書記、工會主席、教務辦主任組成,負責對經費的集中集體管理。
學院對教學工作量計算、教學科研費開支情況通過適當的方式定期公示,接受教職工的監督。
對于經費使用中產生的超支部分,由學院統籌考慮解決;對于當年結余部分,轉下一年繼續使用,學院每三年統籌處置一次。
十、其他
其他未盡事項,在不違背《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2008-2009學年課時費及專任教師崗位津貼劃撥實施細則》的情況下,由學院院務會討論決定。
在具體執行教學專項獎時,需根據學院當年經費情況可按比例適當浮動。
若在執行過程中,學校政策有變化,以學校政策為準。
本分配方案自2010年9月起執行。
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
2016年7月4日
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黨政辦公室 2016年7月4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