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袁婭婷,一名普通的輔導員,很榮幸在這里給大家分享我的戰役故事。今年年初突發的新冠疫情,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挑戰。疫情初期,每天刷新的感染人數、未知的病毒及感染途徑,使得產后幾個月的我陷入的深深的焦慮。由于身在江西新余老家,1月底新余市醫院發生20多名醫護感染,使得城市氣氛變得尤為緊張。小區封閉管理、高速路口禁止下道、城區交通燈紅燈常亮,好像整個城市都按下了暫停。雖然身處新年假期,但家中每一個人的工作卻絲毫都未停歇。
我和愛人作為高校輔導員,也同時作為學校的一名心理工作者,在今年2月就參加了教育部思政司開展的“關于高校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熱線”的線上培訓,開始了針對學生的線上的心理咨詢工作。當時我們剛回老家,孩子很不適應,也很認生,每天都只要媽媽抱著,我就這樣抱著孩子和愛人一起看完了所有直播培訓課程。
2月初,學校官方微信發通知教職工2月15日前返渝。我馬上打開購票軟件購買了2月11日返回重慶的機票。但是面對城區的交通管制,怎樣到達機場成了最大的問題。而且當時我的家鄉新余市作為江西省重點疫區,臨近的城市都禁止新余車牌的車輛進入本地城區。我不停的電話、網絡咨詢相關部門,得到的都是否定或者不確定的答復。直到出行的當天,我都不知道我是否能夠順利回到重慶。2月11日那天下了非常大的雨,我們一家三口穿著雨衣,帶著口罩,我背著孩子,從家里步行到縣城的高速路口,等待著開宜春車牌的親戚,來高速路口接我們前往宜春明月山機場。上車后,我們防疫措施都絲毫不敢松懈,和孩子在全程都帶著口罩坐在后排,生怕在路途中感染病毒給親人的健康帶來威脅。
在一路經過若干個卡口的體溫檢測后,我們終于順利到達機場,由于疫情,機場采取間斷開放航站樓的方式來防止人員聚集。今年是我來重慶的第九個年頭,我在這里成家,立業,這趟航線也坐了很多次,但是從未見過只有20多位乘客的航班,也未感受如此冷清的機場。好在在寒風中等了兩個小時之后,我們終于順利登機了。一路上我們不敢吃東西,不敢喝水,不敢去廁所,也不敢給孩子喂奶,生怕有哪一個環節的疏忽影響到家人的健康。
當飛機落地時,我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因為我們能夠回到屬于自己的家。到家后,社區的工作人員很快來家里測量體溫,發放居家隔離告知書,我們一家三口開始了14天的居家隔離生活。記得在學生時代,導師在課堂上問我畢業以后想做什么工作,我回答的是“家庭主婦”。在疫情期間,我體驗到了。在我看來,家庭主婦這個崗位并不輕松,但是能為家人付出,讓家人享受更高質量的生活,是一種很實在的幸福。每天工作,學習,帶娃,做飯,最踏實的事是看著學生每天在群里的自己及家人無感染的報告,最幸福的事是看著家中的小不點兒一天天的長大。
回到重慶后,雖然校歷并未開學,但是工作的內容逐漸多了起來。統計與更新學生的居住地址、教委疫情系統的每日上報,答復學生各種關于開學的疑慮,以及部分問題學生由于居家時間太久,親子關系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需要輔導員進行心理疏導與轉介心理咨詢中心。就在各種瑣碎的工作進行中,4月底市教委終于發布了返校通知。在傳達學校分批返校政策的同時,作為輔導員,需要不停的給同學們宣傳防疫知識,關注學生的返校路線,避開重點疫區,將學校的實時更新的各項政策以同學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在4月27日,我迎來了首批湖北返校的學生。同學們都很配合的遵守學校關于湖北的健康管理政策,每日通過企業微信與我溝通自己的身體狀況,我也通過聊天側面每天了解同學們的心理狀態,確保同學們的身心健康。我不禁感嘆,在這場戰役中,每一位公民都在盡自己的責任與力量配合防疫工作,幫助社會回歸正常的秩序。
由于學院對于17機制、機電專業采取的自愿返校政策,這兩個專業的返校人數比例高達80%,在5.19、20日兩天我也迎來了學生的返校高峰。在19日下午,校醫院給我打電話,通知我的一位學生在校門口體溫檢測三次都是發熱狀態,需要馬上送南岸區人民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我立即趕到校門口,穿上防護服,坐車陪同學生一起前往醫院。一邊再次確認學生的返校路線是否存在風險,一邊安撫學生告知這是學校的規定程序,不用擔心,在目前的形勢、自己做好防護的情況下被感染的幾率很小。在陪同進行了胸片、查血、核算檢測等一系列檢查之后,我的衣服都被汗濕了,慶幸的是學生只是簡單的感冒,但這段特殊的體驗讓我明白了防護服下的醫護人員是多么不易。
這場戰役還在繼續,我們的防疫工作也還在繼續。我想我們能做的就是積極配合國家的防疫工作,堅守好自身的崗位職責,雖不在抗疫一線,但也身在抗疫后方。相信這場戰役對在場的每一位同志都是人生中特殊的經歷,幸運的是此時的我們還能健康的在崗位上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我作為一名母親,一名輔導員,一名中共黨員平凡的故事,但因為有我的孩子,我的學生,有那么多在戰役中舍身為人的黨員同志,使得身處不同的身份的我,所有付出都有了意義。希望社會早日回歸正常秩序,希望寧靜的校園早日恢復勃勃生機。感謝大家的聆聽,謝謝。
上一條:【戰疫故事匯】賈艷艷
下一條:【支部書記專題微黨課】周利民-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