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學生主動跟蹤科技發展、學習材料成型專業知識,提高制造(尤其鑄造)工藝設計和實踐技能,提升科技創新與工程實踐能力,為制造行業培養優秀專業人才,自2023年10月以來,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陸續舉辦第二十二屆“康德杯”學生科技創新文化活動月之鑄造工藝設計大賽、小發明小制作比賽、科技論文比賽。比賽由科技協會承辦,面向全校開展。
“精益求精、鑄就未來”——鑄造工藝設計大賽
10月27日下午,鑄造工藝設計大賽宣講會在慧智樓(九教)90205教室召開,械工程學院機自系黃先德老師做了主題宣講。黃先德老師首先對大賽背景、比賽流程和參賽規則進行了簡要介紹,隨后通過視頻向同學們展示鑄造工藝過程設計的內容與步驟,并對每一步進行了詳細講解,以便同學們對鑄造工藝有更加直觀和深入的理解。最后,黃先德老師耐心解答了同學們的提問,并向參賽同學表示充分的信心與期待。
12月22日下午,鑄造工藝設計大賽答辯會在慧智樓(九教)90222舉行,大賽指導老師黃先德擔任評委。比賽開始,各參賽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對鑄件的核心內容進行闡述,評委老師根據作品提問并打分。選手們依次上臺,圍繞作品的鑄造工藝過程進行分析和描述,展示完整的工藝圖,并對上下道工序的主要技術要求進行必要的交待,如造型、熔煉、澆鑄、熱處理等。經過公正嚴謹的評審核分,大賽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

“以賽促創、萬眾創新”——小發明小制作比賽
10月27日晚,小發明小制作比賽宣講會于線上開展,會議邀請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機電系副主任楊洪老師作為主講人。會議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科技小發明小制作比賽目標,選題范圍與評獎標準,部分獲獎作品介紹。楊老師講道,本賽事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和能力,文獻調研的研究能力,工程表達、工程實現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強調要團隊配合。楊老師提醒參賽選手選題要源于生活、結合實際,要落地、務實、合理,強調作品要追求新穎性與創造性,并說明科技作品比賽的五項評分標準,為同學們展示并講解了往屆比賽優秀獲獎作品。

12月8日下午,小發明小制作比賽答辯會在慧智樓(九教)90221教室舉行。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機電系副主任楊洪、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主任馬斌、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機自系專任教師梁強、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機電系專任教師譚偉擔任比賽評委。各參賽小組依次上臺展示作品,并向評委教師介紹作品的創意來源、結構設計、使用原理以及實際生產的可行性。評委老師對參賽作品及其小組的創作理念進行分析與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經過公正、合理的評審,本屆小發明小創作比賽最終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

“才思泉涌,構想未來”——科技論文比賽
10月20日晚,科技論文比賽宣講會在線上召開。會議邀請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機電系王印軍老師作為主講人。會上,王老師詳細介紹了科技論文比賽的規則和要求,并在選題和研究方法方面給出了一系列指導意見。王老師指出,一篇好的科技論文需要具備創新性、科學性、邏輯性和規范性等特點,嚴格杜絕抄襲。王老師鼓勵參賽者獨立思考、自主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素養和研究能力。

本次比賽于10月22日啟動,吸引了來自機械、法社、環資等不同學院僅百余名同學的積極參與。各參賽小組針對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工程難題開展課題研究、分析以及論文的撰寫,保證參賽作品原創,并具有科學性、創新性、邏輯性、規范性。截止2023年11月30日,共有37個小組提交作品,有21個作品脫穎而出,最終評選出一等獎2個,二等獎7個,三等獎12個。
在鑄造工藝設計大賽中,學生們的制造、鑄造工藝設計和實踐技能得到了培養,專業能力得到了強化,為自身未來職業生涯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小發明小制作比賽則進一步鼓勵了學生們深入生活實際并從中汲取創新靈感,培養和磨礪了他們參加“挑戰杯”“互聯網+”等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項目的能力。科技論文比賽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展示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寫作能力,還促進了文理協同發展,提高了學生拓展思維的能力,為學生們未來完成畢業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