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賢,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2022級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導師一作,本人二作發表學術論文5篇,其中中國科學院一區top期刊《Chaos Solitons & Fractals》1篇;中國科學院二區期刊《Nonlinear Dynamics》1篇;中國科學院三區期刊2篇;EI國際會議“202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ICMLC 2023)”1篇;獲批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1項;并多次參與導師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學業方面獲得兩次一等學業獎學金、一次二等學業獎學金、以及優秀研究生、優秀畢業研究生標兵等榮譽。

1. 學術是長跑,堅持比天賦更重要
在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的七年時光里,我深刻體會到,科研之路如同復雜系統的控制問題——充滿未知與挑戰,但每一步探索都能讓未來更清晰。發表論文、參與項目看似光鮮,背后卻是無數個深夜的推演與失敗。我曾因模型仿真結果反復波動而焦慮,也曾在會議前為英文匯報徹夜練習。但正是這些“笨功夫”,讓我逐漸學會在不確定性中沉淀思考。記住,科研沒有捷徑,但每一步努力都會讓答案更接近。
為了拓展國際視野,我在調試控制算法的間隙系統背誦雅思詞匯,利用實驗數據等待的碎片時間練習口語。經過持續努力,最終以雅思6.5分的成績成功獲得澳大利亞八大名校之一——阿德萊德大學(QS:第89位)的博士項目申請資格,并提交了入學申請。

2. 團隊的力量,遠大于一個人的孤勇
科研之路從來不是單打獨斗。智慧無人系統實驗室里,導師的指導幫助我們把握方向,同門的討論總能激發新的思考。日常的組會交流、實驗協作,讓我們在思維碰撞中共同成長。這些經歷讓我明白:真正的科研智慧,既在于獨立的探索,更在于開放的交流與互信的協作。

3. 保持熱愛,讓理想有溫度
有人問我為何選擇控制領域?答案很簡單:我著迷于“讓復雜系統聽話”的成就感。無論是機械臂精準抓取,還是無人機穩定飛行,背后都是控制理論的魅力。找到你愿意為之熬夜的課題,讓熱愛成為堅持的動力,科研就不再是負擔,而是探索未知的冒險。
學長寄語:
“在確定性中積累底氣,在不確定性中修煉勇氣。”愿你們既能腳踏實地深耕專業,也能仰望星空敢于創新。相信時間的力量,每一份努力終將匯成屬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