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名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適用專業:機械工程(0802)、機械(0855)
一、考試要求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適用于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機械學科研究生招生復試課程考試。主要考查金屬切削加工過程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規律,機械加工方法的工藝特點及刀具,機械加工質量及其控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及機床夾具的設計方法。
二、考試形式
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為100分。
三、考試內容
(一)機械制造概論
1. 生產系統、制造系統及工藝系統的概念
2. 生產綱領的定義,生產類型的分類及其分類的依據
3. 機械制造方法的分類
(二)金屬切削原理
1. 切削運動的定義與判斷、切削用量三要素的基本概念與計算
2. 切屑的種類
3. 切削用量三要素與刀具角度(主要是γo)對切削變形、切削力、切削熱和切削溫度、刀具磨損和刀具壽命的影響
4. 刀具磨損的形態與磨損原因,刀具壽命與刀具總壽命的概念
5. 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概念、影響因素及其改進途徑
6. 切削液的作用、分類與選用
(三)常用加工方法與刀具
1. 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常用刀具材料的選用(特別是硬質合金刀具牌號的選擇)
2. 孔加工的加工方法與加工刀具的分類
3. 銑削方式、銑刀的種類及其用途
4. 齒輪加工的方法與加工刀具分類
(四)機床夾具設計原理
1. 機床夾具的組成部分及其功用
2. 六點定位原理、完全定位與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與過定位的概念
3. 常見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已有定位方案的分析(包括對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定位方案有無欠或過定位等的分析)
4. 定位誤差的概念、產生原因與組成部分、計算
5. 夾緊裝置的組成、夾緊機構的基本類型,夾緊力中方向、作用點的確定
(五)機械加工質量
1. 獲得尺寸精度、形狀精度與位置精度的方法
2. 誤差敏感方向的概念與判斷
3. 原始誤差的組成部分,加工原理誤差的概念,機床幾何誤差的組成部分
4. 工藝系統受力變形與受熱變形引起的誤差的產生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5. 加工誤差的分類
(六)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1.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組成,工序與工步的組成要素
2. 零件結構工藝性的概念及分析
3. 加工階段的劃分,加工順序的安排原則
4. 基準的分類,粗、精基準的選擇原則,零件的粗、精基準的選擇分析
5. 尺寸鏈的組成,封閉環、增環與減環的判斷,工藝尺寸鏈的計算
6. 時間定額的概念,勞動生產率的概念及提高途徑
四、 參考書目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黃健求等.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20年8月第3版
其他注意事項:考生需要攜帶直尺、三角板等繪圖工具,以及無編程無存儲無記憶功能的計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