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是實現高等學校人才培訓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為進一步提高全訊白菜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教學質量,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建設,加強規范管理,科學引用文獻資料,杜絕畢業論文(設計)撰寫過程中的抄襲、拷貝、篡改已有科研成果等學術不端現象的發生,樹立良好學風,培養正直誠信、恪守科學道德、獻身科學研究的創新人才,嚴格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資格審查,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在學位授予工作中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建設的意見》(學位[2010]9號)和《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34號)文件要求,特制定本辦法。
一、切實加強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工作
1. 各學院應切實發揮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應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開始之前,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制定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實施方案,并組織指導教師和學生召開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動員大會,提高教師和學生對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宣傳學校和學院對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強誠信教育,杜絕弄虛作假和抄襲等學術不端的不良行為。
2. 制定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論文寫作規范和要求。全訊白菜學校門類繁多,對畢業論文的要求既要有共性,又要有個性,各學院應根據學校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寫作規范和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制定本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寫作規范和格式要求,并作書面總結材料報送教務處,作為學校開展教學督查工作的依據。對于學院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學校將積極進行推廣。
3. 加強誠信機制建設。學校已購買“大學生論文抄襲檢測系統”的使用權限,并將用此進行文字復制比的檢測,各學院應加強宣傳教育,力促學生進行誠信寫作,并要求指導教師確實負起責任,嚴格指導學生。
4. 提高指導教師的責任心和精力投入,加強過程管理。指導教師的責任心和精力投入程度對于畢業論文(設計)質量至關重要,各學院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調動教師指導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積極性,確保指導教師工作的責任心和精力投入。指導教師應對畢業論文(設計)嚴格把關,做到審閱畢業論文(設計)的全部內容,同時還要糾正學生在寫作格式方面的錯誤,并保證參考文獻全部在正文中被正確引用。
5. 嚴格控制畢業論文(設計)的優秀率。要杜絕“面子”和“人情”的影響,嚴把質量關,不搞平均主義。要根據學生畢業論文(設計)質量和工作量拉開成績檔次,做到畢業論文(設計)成績呈正態分布,獲得優秀等級的畢業論文(設計)的數量不超過15%,使真正投入精力且寫作質量高的學生論文脫穎而出,從而調動學生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積極性。
6. 做好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總結和檔案管理工作。各學院應嚴格按學校文件要求,及時做好工作總結和數據上報工作,并認真做好畢業論文(設計)材料的整理歸檔工作。
二、檢測范圍
根據每年的實際情況,按當年全校應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總數的15%——25%進行抽檢;各學院申報參評“校級優秀”的畢業論文(設計)必須進行檢測;各學院可根據本學院情況適當加大檢測比例或者自行采取措施全面檢測;凡涉及機密的畢業論文(設計)經學院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可不參加檢測。
三、檢測方式和檢測時間
學校使用同方知網“大學生論文抄襲檢測系統”進行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檢測,樣本的選取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采取隨機抽取的方式確定。
首檢時間最遲在各專業畢業論文(設計)答辯前一周進行;復檢時間在第一次檢測公布結果一周后進行。
四、檢測工作程序
1. 教務處根據應屆本科畢業生名單,使用隨機方式確定須進行檢測的學生名單,并提供給各學院。
2. 各學院教務辦(教學秘書)根據教務處提供的名單,收集整理需檢測的畢業論文(設計)電子文檔(只需畢業論文(設計)正文),以專業名稱建立文件夾,每篇文檔按“學院號_學生姓名_學生學號”命名后存入對應專業文件夾,學院匯總后報送教務處。
3.? 教務處匯總各學院文檔后,統一交圖書館,由圖書館負責網上檢測并提供檢測結果報告書。教務處根據檢測結果報告書情況將疑似有學術不端行為的檢測報告書反饋給各學院。
4. 各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專家對疑似有學術不端行為的畢業論文(設計)進行認定,將認定結果和處理意見報教務處。
5. 對存在爭議的認定,教務處組織校教學指導專家委員會進行最終認定,并公布檢測結果。
五、檢測結果的性質認定及其處理
圖書館負責提供檢測結果報告書,教務處依據檢測報告書中文字復制比對疑似有學術不端行為的性質進行初步認定,再由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專家進一步認定,將認定結果報教務處。
結果類別
| 檢測結果
| 性質初步認定
|
A
| R<30%
| 通過檢測
|
B
| 30%≤R<45%
| 疑似有學術不端行為
|
C
| 45%≤R<60%
| 疑似有較嚴重學術不端行為
|
D
| R≥60%
| 疑似有嚴重學術不端行為
|
注:R為文字復制比,是指被檢測畢業論文(設計)與非本人學術成果的文字重合字數占全文的百分比。
?結果類別為A類的,視為通過檢測;
?結果類別為B類的,由學院通知學生并要求指導教師根據檢測結果指導學生進行相應修改調整,修改時間至少1周,修改后的畢業論文(設計)須再次進行復檢。復檢后的文字復制比降至A類視為通過檢測,可以參加畢業論文(設計)答辯;仍未通過者,則取消該生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資格。
?結果類別為C類的,由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專家進行認定。若認定該論文確有較嚴重學術不端行為的,則取消該生第一次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資格,該生畢業論文(設計)須重新撰寫。重新撰寫的畢業論文(設計)須進行復檢,復檢后的文字復制比降至A類視為通過檢測,可以參加第二次畢業論文(設計)答辯;仍未通過者,則取消該生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資格。若認定該畢業論文(設計)無較嚴重學術不端行為或認為文字復制比未達到45%的,需由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領導小組提出處理意見并附專家認定意見書報學校進行復核。
?結果類別為D類的,由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專家進行認定。若認定該畢業論文(設計)有嚴重學術不端行為的,則取消該生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資格,畢業論文(設計)成績按“零”分計。如其學術不端行為已造成不良影響,將視情節輕重按《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34號)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若認定該畢業論文(設計)無嚴重學術不端行為或認為文字復制比未達到60%的,需由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領導小組提出處理意見并附專家認定意見書報學校進行復核。
六、其他說明
1. 檢測結果僅作為判斷參考,最終的認定由各級專家組人工鑒定,是否有學術不端行為由各級專家組給出結論。
2. 進行檢測僅能預防畢業論文(設計)寫作中出現的非正常引用、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無法保證畢業論文(設計)的整體質量。各學院及指導教師應加強管理,精心指導,督促學生遵循學術研究的基本規范,確保學校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水平的穩步提高。
3. 本辦法從2014屆學生起開始執行,適用于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4. 本辦法由教務處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