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載云和月,愿與山河鑒初心
——訪1995屆校友胡彬
校友簡介
胡彬,1995年畢業于渝州大學(800cc全訊白菜網主站前身)機械制造工程及設備專業,現任中鐵二局新運公司副總工程師兼新運公司磨萬鐵路工程指揮部指揮長,至今已有27年鐵路從業經歷。2020年,胡彬學長榮獲“2020年感動交通年度人物”榮譽稱號。
前言
整整27年,歷經10余條線路,行達千萬公里。與鋼軌為友,他用腳步丈量人生;以鐵路為家,他用青春澆灌夢想。在人們的眼中,他是技術上的“取經人”,是鐵路上的“徐霞客”。
如今,作為“一帶一路”的建設者、見證者,他實現了從“刺頭”到“領頭羊”、從“鐵匠”到“鐵路工匠”的完美蛻變,山河故人見證他的“鐵路人生”。
天涯孤影寄初心,少年仗劍赴征程
1995年,胡彬學長獨自背上行囊,第一次遠離家鄉,踏上了他的人生“第一站”——中鐵二局新運處路橋公司,從此開始了他與鐵路漫長的不解之緣。
1996年,中鐵二局新運處獨立承擔尼日利亞改造項目,胡彬學長告別故鄉踏上了遠赴重洋的征程。那個時候,沒有電話、電視、網絡……幾乎與世隔絕。由于遠離經理部300多公里,胡彬學長吃住都是和當地老百姓在一起。有時候項目中有非洲籍員工三四百人,而中國人只有15個左右,加之胡彬學長的隊上只有9個,語言交流困難加大了管理難度。
“其他隊上需要兼配隊長、技術主管與翻譯,我一個人就解決了。”胡彬學長回憶道,“早上吃了早飯,拿飯盒裝稀飯、雞蛋、饅頭這些,帶出去搞測量和施工,交通基本靠走,中午飯就是飯盒裝出去的食物,條件極其艱苦和惡劣。”
1999年回國以后,胡彬學長被調入新運公司實業公司,分管技術業務部,漸漸地展現了“多面手”的工作能力——在貴陽工務器材廠籌建、姚河壩水電站導流洞鋼管制安、新建江油903鐵路橋等項目都擔任主要牽頭負責人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2003年,胡彬學長被提拔為荊州高速公路分管生產的副經理,第一次走上領導崗位。據他說,這是當時新運處影響力最大的一個項目,公司的管理精英“龍盤虎踞”。在這樣的環境下,不管是路基、土石方、橋梁預制還是架設,負責分管生產的胡彬學長都展現出了優秀的管理與組織協調能力,兼具能力和魅力的“胡氏管理”初露頭角。
2010年,公司中標貴州林織鐵路項目,是經過測算預計虧損18%的戰略標,施工任務復雜、難度大。其中,納界河特大橋跨度380米,高度350米,是世界第一的單線鐵路下承式鋼拱橋。“隧道多、高瓦斯、高涌水、高突泥,既有線施工長,協調難度大,交通條件惡劣,經常一座橋相隔幾百米,但一座橋到另一座橋開車要三到五個小時。”胡彬學長描述著當時的艱難環境。
在預制和架設納界河特大橋的時候,胡彬學長組織QC小組進行科技攻關,通過BIM技術模擬制架梁,保證制架梁科學性、穩定性。憑著對工藝的執著追求,胡彬學長團隊成功締造了能夠安全運行一百年的納界河特大橋——該項工程在2016年獲評國家“魯班獎”。
本來預計虧損18%的項目,由三年變成八年的“拉鋸戰”,胡彬學長帶領團隊進行優化設計,調整施工方案,合理組織資源,最終鎖定清算7.5億元,實現了項目盈利,并再進一步爭取合理利潤。
開路先鋒 奮楫海外
2017年,胡彬學長的身影出現在“一帶一路”首個落地項目——中老鐵路的建設中。轉眼間,他出國參加中老鐵路建設已有5年之久。
他是中國中鐵二局萬象制梁場的總設計師,是海外工程項目“八廉舉措”的締造者,是中老鐵路“友誼之路、廉潔之路、幸福之路”的譜寫者。在長達400多公里的鐵路沿線,胡彬學長帶領他的團隊,克服雨旱交替的自然氣候特點、復雜多變的地理地質環境,秉承著開路先鋒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是中老鐵路建設隊伍里名副其實的“鋪架尖兵”。
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胡彬學長帶領團隊遵循高起點布局、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的總體思路,堅持“綠色”“智能”“人文”“和諧”的建設理念,成功打造了“一帶一路”首座異域梁場,全面整合了“一所三場六大隊”建設管理布局;先后實現了“一帶一路”橋梁首制、首架,中老鐵路軌道首焊、首鋪以及萬象-磨丁鋪軌貫通等節點目標;并圓滿完成了“阿速坡”友誼橋梁援建任務。
助力災區重建,厚植中老友誼
胡彬學長回想當年,“剛到老撾的時候我們也是處處碰壁、遇到了很多困難,例如語言不通、氣候炎熱、征地拆遷困難等,尤其是老撾勞工隊伍招聘和管理舉步維艱”。直到2018年8月,胡彬學長帶領團隊參與了阿速坡搶險救援后,用工困境柳暗花明,一舉解決了市場招聘自主管理策略的短板。
2018年7月,老撾阿速坡省發生潰壩災害,胡彬學長帶領團隊第一時間組織捐款、迅速開拔。在那里,中鐵二局中老鐵路項目160余名建設者嘔心瀝血,800公里長驅災區,40多天風雨無阻,重建兩座援建新橋,創造了同類工程的新紀錄,中鐵二局獲頒“老撾國家發展勛章”及老撾總理嘉獎令,胡彬學長個人榮獲“阿速坡”搶險救援先進個人。
“阿速坡”友誼橋梁讓中鐵二局與阿速坡人民結下深厚友誼。隨著雨季的結束,中鐵二局中老鐵路項目在阿速坡招工一呼百應。此后,阿速坡省長更是親自掛帥,由當地勞動部門組織,先后1000余民當地員工自愿遠赴萬象參與中老鐵路建設,既解決了項目勞動力短缺,又提供了災民就業機會,成為中老路地雙方共建共贏的典范。
2019年4月5日,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前總書記、前國家主席本揚視察了老撾首都萬象周邊鐵路建設情況和中國中鐵二局萬象制梁場。本揚在講話中表示,中老鐵路項目的建設在促進老撾國民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的戰略夢想,推動老撾進入鐵路驅動國家發展新時代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并對中老鐵路參建者在阿速坡省潰壩事故后積極賑災和參與災后重建予以高度肯定。
耕耘經營沃土,開拓海外市場
胡彬學長的“海外創新管理工作室”全力推進“精品工程·廉潔之路”建設目標,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積極融入當地市場,海外經營水到渠成。
從“綠色”“智能”的萬象制梁場,到匠心雕琢的全線最長橋梁楠科內河特大橋,胡彬學長帶領團隊陸續戰勝了交通不利、天氣炎熱、語言不通、人員不穩定等各項困難,用項目管理水平和施工生產能力等獲得充分肯定和廣泛認可。
2019年,萬象制梁場成為中鐵二局中老鐵路海外經營的沃土,中鐵二局隨即中標磨萬鐵路孟塞梁場、萬榮梁場、鋪軌標等施工任務。至此,中鐵二局在中老鐵路施工內容涵蓋路基、隧道、制架梁、焊鋪軌等。胡彬學長用扎根當地市場、立足現有任務的開闊眼界與實際行動,詮釋了“干好在建即最好的經營”的核心理念,實現了中鐵二局在老撾市場“管理出信譽,形象樹品牌,在建促經營”的整體目標。
勇擔共同使命,攜手抗疫生產
2020年至今,在全球疫情嚴峻的形勢下,胡彬學長帶領項目團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施工生產,中老鐵路鋪軌工程不僅沒有受疫情影響而停工,反而以提前計劃工期2個月的進度將軌道從萬象鋪設至瑯勃拉邦,這正得益于胡彬學長早在2019年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
2019年鋪軌標中標后,胡彬學長先后多次對全線工程進行施工調查,發現線下幾個長大隧道存在工程交付滯后、延誤鋪軌工期的風險。胡彬學長當機立斷帶領工作室成員進行了縝密的推演,在與業主積極溝通后,成功實現了鋪軌工程重大變更,鋪軌方向由原計劃的磨丁往萬象鋪變更為從萬象鋪往磨丁,因此鋪軌進度并未受線下工程交付滯后的影響,為實現既定工期目標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由于中國工人不能迅速進場,項目部積累的外籍勞工管理經驗和培養的成熟技術工人在此時發揮了巨大作用。項目部加強與老撾各地地方政府的深入合作,先后從烏多姆塞省、豐沙里省、川壙省等地吸納了上千名當地勞工。同時,以老撾“漢家人”作為中堅力量實現“本土化”管理,不斷提高當地勞工的技能和管理水平,讓當地勞工成為了疫情背景下中老鐵路建設的生力軍!
舍小家為大家,堅守初心使命
胡彬學長父親是早年參軍入伍并在部隊服役二十多年的老黨員,他一直告誡胡彬學長要做事、先做人,要做一個正直守信并積極向上的合格的共產黨員!為了讓胡彬學長安心工作,年近八十的老父母依然獨自照顧自己,從來都樂呵呵地的打電話跟胡彬學長說:我們很好,你自己把工作做好,要對得起國家給你的這個使命,得為祖國爭光!胡彬學長與愛人自結婚起就一直異地,她一個人在家帶女兒并且上班,為了支持胡彬學長的工作,她兩度放棄自己的事業來成就家庭。
既是黨員,也是員工;既是孩子,也是父親。胡彬學長,只是中鐵二局揚帆海外的一個縮影,還有更多的“他”義無反顧地奮戰在中老鐵路線上。他們都在沿著“一帶一路”追逐夢想,一起用實際行動在繪就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變陸鎖國為陸聯國的老撾夢,續寫著2021年中老兩國建交60周年的友誼華章。